坐堂律师
事务所简介 >>

    

    江苏天晖律师事务所是经江苏省司法厅于2002年2月批准设立的一家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
    

    本所汇集众多缜思求是、勤业敬业、开拓进取的法律人才,全部具有诸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著名高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百分百获有法学博士、硕士或学士专业学位,皆属懂法律、懂经济、懂外语的复合型律师。其中,多名律师还在各大高校从事公司法、金融法、行政法及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所内设立的博士生导师工作站更是全国首家。

    事务所了解并尊重客户的需求,倡导团队合作精神和专业化追求,业务领域涉及金融、公司与证券、IT与知识产权、工程建设与房地产、海事海商及经济刑法等专业学科。本所在民商类案件的调解、仲裁和诉讼上有大量成功的案例,在投资策划、项目并购等非诉讼实务方面亦有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

    经过二十年来按照行业条线、地域范围的稳健发展之路,本所是中国石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国家电网、紫金农商行等中央和江苏地方知名企业的法律服务供应商,常年为企业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债权追索、品牌保护、资信调查、投资评估等专项法律服务;此外,本所还为武警江苏消防总队、南京消防支队、南京市质检系统以及包括南京市雨花台区区委、区政府在内的十余个党政、国家机关提供着常年法律顾问服务。2020年1月,本所获得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授予的《2006-2019年度金牌法律服务供应商》荣誉称号。

    事务所成立以来,数年度荣获江苏“省直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近年来,荣获“2014至2016年度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2017年荣获南京市“律师行业规范化与诚信建设示范律师事务所”称号,荣获“2019年度优秀成长型律师事务所”称号,2021年荣获南京市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2年荣获南京市律师行业“2020-2022年度先进单位<规范管理示范律师事务所>”称号。

    本所坐拥江苏省南京市软件大道核心区、南京南站核心区,交通便捷,更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广泛的社会协作关系和通畅便捷的政策法律信息渠道。“企所联合、政所合作”的办所宗旨,“缜思求是、仁哲以成”的执业理念,以及严格的内控办案规程和惩戒制度,足以确保天晖律师一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是最专业的律师团队;我们自豪,因为我们能为您排忧解难。

 

热点新闻

中国劳教制度五十七年

                     核心提示:实行了50多年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正处在改革关口。这50多年来,中国劳教制度在劳教性质、劳教对象、劳教期限上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其改革的必要性何在?

  实行了50多年的中国劳动教养制度正处在改革关口。这50多年来,中国劳教制度在劳教性质、劳教对象、劳教期限上有着怎样的发展过程?其改革的必要性何在?

  劳教制度的性质

  不完全丧失自由的集中管制教育→强制性教育改造

  中国劳教制度发轫于1955年的政治“肃反”运动。渊源于政治运动的劳教制度,其最初的构想当然是为政治运动服务的。

  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Ⅰ》),规定:“对这次运动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的和因为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为立功而应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能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去又会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给与一定的工资。”

  此条规定中的“劳动教养”,是劳教制度的第一次文字表述。从其规定上看,劳教并不是刑罚,属于不完全丧失自由的集中管制教育。

  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各省市应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Ⅱ》),再次阐述了劳教制度集中管制教育之目标及宗旨:“将清查出一批不够逮捕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合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会增加失业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采取劳动教养的办法,把这些人集中起来,送到国家指定的地方,组织他们劳动生产,替国家做工,自食其力,并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的改造工作,使他们逐渐成为国家的真正有用的人。”

  195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劳动教养,是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决定》序言声明,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条的规定”而制定的。

  1982年1月,国务院转发了由公安部制定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第2条规定“劳动教养,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自问世以来,劳动教养就带有一定的“安置就业”性质,但该《办法》并未延续此性质规定。至此,劳教的性质就单纯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教育改造措施。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外发布《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再次强调“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在当代中国,劳教的性质就是如此。

  劳教的决定机关

  未予明确→掌握在各地公安机关手中

  关于劳教的决定机关,1955年的《指示Ⅰ》未作规定,1956年发布的《指示Ⅱ》仅提出“劳动教养机构应在省、市人民委员会的领导下,设立一个有公安、民政、司法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进行筹备工作”,至于具体劳教决定机关之名称、人员组成等细则问题并未予以明确规定。

  对同样的问题,1957年国务院发布的《决定》规定:“劳动教养机关,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建立或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劳动教养机关的工作,由民政、公安部门共同负责领导和管理。”但对于机关名称、组织架构等具体问题,《决定》依然付之阙如。

  目前众所周知的劳教决定机关——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其规定最早见于1979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第1条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的负责人组成,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的工作”。

  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办法》进一步明确: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审查批准收容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公安机关设置的劳动教养工作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劳动教养场所,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机关,是改造人,造就人的特殊学校,也是特殊事业单位。

  至此,劳教决定机关的名称、组织结构、机关性质等问题都有了明确规定。由此规定亦可知,实际最重要的劳教决定机构是各地公安机关内设的劳教管理部门。这也可由1980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将强制劳动和收容审查两项措施统一于劳动教养的通知》第4项规定可知。该规定为:“各地公安机关执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及其补充规定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制定下达。”

  2002年4月,公安部发布了细则性的《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2条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和地、地级市、州、盟公安局(处)设立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作为同级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机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规定审批劳动教养案件,并以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名义作出是否劳动教养的决定。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本级公安机关法制部门承担”。

  此规定说明,劳教的决定权掌握在各地公安机关手中,各地公安机关下设的劳动教养审批委员会才是真正的劳教决定机关。

  至于各地劳教管理委员会和隶属于司法行政系统的劳教工作管理局,则不过是参与和监督劳教工作的办事机构而已,在决定是否劳教问题上它们未必有话语权。

  劳教对象的变迁

  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4种人→6类人员→10类人员→……

  半个多世纪以来,劳教制度发生的最大变化莫过于劳教对象的变迁。劳教对象的变迁既是中国政治和社会变迁的结果,亦为中国政治及社会变迁的缩影。

  从1955年的《指示Ⅰ》及中共中央1956年发布的《关于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解释及处理的政策界限的暂行规定》来看,最初的劳教对象主要是“被清查出来的有一定罪恶必须予以管制处罚的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以及虽然只有轻微的罪恶不够管制,但必须实行劳动教养的其他坏分子”。受此规定所限,从1955年至1957年“反右”运动大规模开展之前,全国被劳教人员一直在万人以下。

  关于劳教对象,1957年《决定》作出了重大的转折性规定,即劳教的主要对象变为普通违法和轻微犯罪之人,原本服务于政治运动的劳教制度转型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常规法律性制度。《决定》第1条规定劳教对象为以下四种人:

  第一,不务正业,有流氓行为或者有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诈骗等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屡教不改的;

  第二,罪行轻微,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反革命分子、反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受到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

  第三,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内,有劳动能力,但长期拒绝劳动或者破坏纪律、妨害公共秩序,受到开除处分,无生活出路的;

  第四,不服从工作的分配和就业转业的安置,或者不接受从事劳动生产的劝导,不断地无理取闹、妨害公务、屡教不改的。

  劳教对象因《决定》而变迁扩大,劳教人数亦随之增长,到1957年年末,全国共有劳教人员3万余人。

  但随着1957年“反右”运动的全面展开,劳教对象可谓瞬间膨胀了,从“地、富、反、坏、右”分子到一些不服管教的懒汉、巫婆、二流子等,都成了劳教对象。当时全国有55万余人被划为“右派分子”,他们中有48万左右的人被强制送到各地劳教农场进行劳教。到1960年全国被劳教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峰,共计499000余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劳教制度受到冲击,基本处于停办状态。到1970年全国劳教人数不足5000人,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1980年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继续办好劳动教养》的评论文章,强调对那些大法不犯、小法常犯而又屡教不改的人,必须依照《决定》及《补充规定》,把他们收容起来,实行劳动教养。

  1982年公安部发布《办法》,将以下六类人员定为劳教对象:

  (一)罪行轻微、不够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

  (二)结伙杀人、抢劫、强奸、放火等犯罪团伙中,不够刑事处分的;

  (三)有流氓、卖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屡教不改,不够刑事处分的;

  (四)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不够刑事处分的;

  (五)有工作岗位,长期拒绝劳动,破坏劳动纪律,而又不断无理取闹,扰乱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妨碍公务,不听劝告和制止的;

  (六)教唆他人违法犯罪,不够刑事处分的。

  同时,该《办法》第9条又规定“对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的人,也可以收容劳动教养”。这条规定突破了劳教对象系“家居大中城市的人”的历史传统,将农民尤其是进城的农民工列为劳教对象,此乃劳教对象范围所经历的历史性嬗变。

  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1986年)、《关于禁毒的决定》(1990年)和《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1991年),将再次吸毒者和卖淫嫖娼屡教不改者纳入劳教对象。这说明,随着各种单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劳教对象有不断扩大之趋势。

  2002年公安部制定的《规定》将劳教对象定为“危害国家安全情节显著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等十类人员。这应是当下较为权威且全面的劳教对象之规定,尽管它事实上回避了因上访而被劳教等实然劳教对象。

  当下像唐慧那样因上访而被劳教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访户沦为劳教对象成为最受关注和争议的劳教问题。

  劳教的期限

  无规定→两年至3年→必要时延长1年→详细规定

  无论是《指示Ⅰ》、《指示Ⅱ》还是《决定》,均未对劳教期限问题作出规定。因而,在劳教制度推行初期出现过“劳改(劳动改造,判刑入狱者的强制性劳动)有期,劳教无期”现象。

  最早提出劳教期限的文件是1961年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当前公安工作十个具体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该“补充规定”第一次提出劳教的期限一般为两年到3年,具体由劳教机关“内部掌握”,只在收容时向本人及其家属宣布;对于表现不好的劳教人员,可以延长劳教期限。

  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办法》第13条规定“劳动教养期限,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1年至3年。劳动教养时间,从通知收容之日起计算,通知收容以前先行收容审查或羁押的,一日折抵一日”。

  《办法》第57条规定,对在劳教期间表现良好或立功之人“提前解除劳动教养,一般不超过原劳动教养期限的二分之一”;第58条规定,在劳教期间有抗拒改造等恶劣表现的,“延长劳动教养期,累计不得超过一年”。也就是说,劳教的期限最长可达4年。

  与此《办法》相比,2002年公安部发布的《规定》对劳教期限的规定更为详尽明确。其第44条规定“决定劳动教养的期限,应当与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社会危害程度及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相适应,确定为1年、1年3个月、1年6个月、1年9个月、两年、两年3个月、两年6个月、两年9个月或者3年。对未成年人决定劳动教养的期限,除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以外,一般为1年或者1年3个月,最长不得超过1年6个月”。

  同时,该《规定》第45、46、47条分别对“免于劳动教养”、“从轻确定劳动教养期限”和“从重确定劳动教养期限”之情形作了细致化的规定。当然,对于劳教期限重新犯有违法等行为,《规定》第61条规定可以“延长劳动教养期限3个月至12个月,但是累计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总之,劳教期限规定经历一个从无规定到有规定、由粗线条规定到具体细节化规定的发展过程。

  劳教制度的改革

  律师建议进行审查→人大代表建议改革→从民诉法修正案中删除

  劳教人员只能在固定的劳动教养管理所进行劳动和教育,劳动教养以限制甚至剥夺劳教人员的人身自由为基本特征,它不是刑罚,但在限制人身自由方面它远胜于管制、拘役这种刑罚上的自由刑。因为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更短,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而劳教的期限一般为1年至3年,最长可达4年。

  同时,我国立法法行政处罚法中均有明确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劳教制度明显违背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于是,曾有律师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对《办法》、《决定》和《补充规定》等进行违宪、违法审查的法律审查建议书。

  此外,劳教决定权基本由公安局全权掌握,劳教决定不适用司法程序予以救济,是故,劳教制度一直备受社会各界诟病,改革劳教制度业已成为社会共识。

  在2003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段维义、郭生练等127名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劳动教养立法》和《关于制定相关法律,改革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等议案。在第二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这种议案的人大代表有420名,占全体人大代表的十分之一以上。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共有6件代表议案建议尽快改革和完善劳教制度。

  社会各界的不断呼吁和全国人大代表的提案建议,使得为完善劳教制度而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纳入第十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尽管《违法行为矫治法》并未在这两届人大期限内破土而出,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劳教制度立法改革的曙光。

  2012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劳动教养”从原民事诉讼法中删除,代之以“强制性教育”。即原第82条中的“受送达人是被劳动教养的,通过其所在劳动教养单位转交”,改为“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转交”;原第23条中的“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改为“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劳动教养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废除,这是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一小步,但它注定是劳教制度改革的一大步。我们深信,此种修订是一个号角——吹响真正改革劳教制度的号角。

   来源:法治周末